中国艺术测评考点(考场) 消毒通风、安全防护
点击量:   日期:2022-04-11 16:57  
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,按照“考点统一指导、部门分头实施”的原则,规范消毒通风等疫情防控措施,预防传染病的发生。
一、个人防护要求
   (一)防护装备:医用防护口罩、防水长手套,并注意按要求佩戴。
   (二)防护装备后续处理:清洗消毒结束后,将工作衣等重复使用的用具,用含氯量500mg/L的消毒液浸泡半小时,用清水洗净晾干。
二、消毒
   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。
   (一)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
     1.即时消毒:
     在对疑似或确诊病例迅速隔离之后,将病人的呕吐物、接触过的物品及可 能污染的其他物品进行即时消毒。
     若有血液、排泄物、分泌物、呕吐物等少量污染物时,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(如纱布、抹布等),沾取 5000mg/L~10000mg/L 的含氯消毒液(或能达到 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/干巾)小心移除。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 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,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 5000mg/L~ 10000mg/L 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,作用 30 分钟以上(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),小心清除干净。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,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。
     患者的排泄物、分泌物、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,用含 20000 mg/L 含氯消毒剂,按污物:药比例1:2 浸泡消毒 2 小时。
     清除污染物后,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。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 用含有效氯 5000mg/L 的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作用 30 分钟,然后清洗干净。
2.终末消毒
     当病人转移完成后,进行一次对考点(考场)空间终末消毒和考点环境的 消毒清洁。对考点(考场)内物表化学消毒时应选用含氯类、过氧化物类等高 效消毒剂,按照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消毒,以确保消毒效果。
   (二)常规预防消毒
     1.考点(考场)内空气消毒:无人条件下开启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。
     2.空调消毒:每天停止运行后将过滤网拆卸,使用 500mg/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,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,然后用清水冲洗并晾干后重新使用。消毒后及时通风。
     3.考点(考场)内设施消毒:办公桌、课桌、座椅、讲台、黑板、黑板擦、 多媒体常规按键等部位,下班或放学后,用 500mg/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全覆盖 喷洒、擦拭或浸泡消毒,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30 分钟,后用清水擦拭干净。 4.地面(含走廊、楼梯)、墙壁(2 米以下区域)、门窗、楼梯扶手等部位 消毒:消毒时按照先上后下、先左后右的顺序,依次进行喷雾消毒,喷雾消毒 用 500mg/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、擦拭或浸泡消毒,喷洒喷湿即可。擦拭消 毒时,用抹布或拖布沾取上述消毒液后进行擦拭。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30 分钟,后用清水擦拭。
三、通风
    (一)考场通风:以自然通风为主,每日通风 2—3 次,每次不少于 30 分 钟。安装排风扇等设备的考场,可增加强制通风措施。
    (二)走廊、卫生间等公共区域通风:走廊、卫生间窗户不得关闭,始终 处于开启状态,确保楼内公共区域空气清新。
四、安全防护
    (一)师生卫生习惯:教育引导师生,尽量避免或减少碰触考场(考点) 内外公共部位,如楼梯扶手、栏杆、门窗拉手等,切断传播渠道;教育引导师 生戴口罩行走、上放学、上课等;教育引导师生爱护公共环境,不随地吐痰; 教育引导师生餐前便后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,洗手时间不少于 20 秒。有条件 可选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。
(二)保持安全距离:教育引导学生,避免班级与班级、年级与年级之间学生近距离接触,尽量保持在 2 米以上;上下楼梯,要杜绝拥挤,保持距离;居家时避免与家庭以外人员密切接触,上放学途中与他人保持 2 米以上安全距 离;
     (三)环境卫生保护:教育引导师生爱护公共环境,加强考场内外卫生保洁,及时清理废弃物,课桌、座椅、讲台、黑板等部位要用清洁的湿抹布勤擦 洗清洁,消除细菌孳生环境;教育引导师生废弃口罩以级部部门为单位集中处理,不得乱丢乱弃。
五、注意事项
     (一)非专业人员开展消毒工作前应接受专业培训,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 并做好个人防护。
     (二)含氯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,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(带口罩和手套),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,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,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。含氯消毒剂具有漂白作用,织物请谨慎使用。
     (三)消毒剂应现用现配。
     (四)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。
鉴于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管理的具体要求,如当地出现无法备案的情况,由考区负责单位向考级管理中心上报,由考级管理中心协助解决。


Copyright @ 2011-2019 全国艺术测评中心认证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全国艺术测评中心认证委员会 主办: 邮箱: zgyscp@163.com

承办: 备案号:京ICP备32659859号